莫斯科陷落国语剧情介绍: 孙锡信提到“者”还可以出现在疑问句末,表示疑问语气[9]。举例如:
(65)君即百岁后,谁可代君者?(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)
(66)何人可使收债于薛者?(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)
孙锡信的观点有两点值得商榷:① 一个词出现在疑问句末就带有疑问语气,这明显混淆了语气词与句式的语气、功能差异;② 上面两例“者”并非语气词,而是指代词,两句都是名词谓语句。“谁可代君者”大意为“谁(是)可以代替君王的人”,“何人可使收债于薛者”大意为“何人(是)可以出使薛地收债的人”。比较下例:
(67)a.项王按剑而跽曰:“客何为者?”张良曰:“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。”(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)
b.襄子何为?任人,则贤者毕力。(《吕氏春秋·知度》)
从答语可知,“客何为者”的疑问域是“什么人”,而“襄子何为”的疑问域是“干什么”,这正是有无“者”的差异,同时也说明“者”是指代词。
(九)焉
共1041例[10]。可出现于陈述句、疑问句、感叹句(含反诘句)。
Copyright © 2008-2023